[摘 要]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健全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制度,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该业务在国内发展较慢、参与机构较少,仍有巨大的优化空间。本文从资产负债匹配、对冲房 地产风险、完善养老体系的视角,重新审视住房反向抵押业务;对比中美两国反向抵押制度的异同,分析美国反向抵押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发展及平抑房地产波动的作用;从保险机构意愿、税收成本、推广机制、产权制度角度分析了住房反向抵押业务发展不足的原因。本文认为,从资产角度来看,住房反向抵押业务具有久期长、安全性高、收益可观的特点,且有实现证券化的空间,能较好地解决当下寿险业“资产荒”问题。本文提出重新考量反向抵押业务的考核机制、政府与机构共同建立双向担保、实施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动反向抵押养老 保险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资产负债匹配;监管政策
[作者简介]常勇,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吕继飞,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业务高级主管;王艳,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房养老办公室处长。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1-《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经验与启示:问题根源、解决方案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何剑钢)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2-《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欧日的通缩与政策应对》(邱晓华、李衡、张艳杰)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3-《保险科技与保险科学的范式革命》(郁佳敏)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4-《企业年金扩面与集合计划创新研究》(姜岩、杜秋萱、叶菁菁、袁鹏宇)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5-《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绿色保险的范式转换与实现路径》(李华)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6-《如何提升气候风险管理中保险的作用?——基于英国洪水保险制度的案例分析》(任再萍、施楠、张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