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相互保险是法定基本医疗保险以外健康保险市场的主流,在很多国家成为医疗保险第二支柱。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揭示相互保险与健康管理和惠民产品在价值取向上的耦合关系和社会治理优势,总结国内外相互保险合格计划的成功案例,讨论我国惠民保的出路和中国医疗保险第二支柱建设的基本问题,建议制定补充医疗保险的顶层设计、法律法规和建设多部门联合监督机制,规范相互保险和建设软法制度与法治环境,建设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信息系统和运行平台。
[关键词]相互保险;惠民保;第二支柱;合格计划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机制研究”(17ZDA121)。
[作者简介]杨燕绥,现供职于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秦晨,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博士后;于淼(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胡乃军,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衡量,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硕士。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1-《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经验与启示:问题根源、解决方案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何剑钢)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2-《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欧日的通缩与政策应对》(邱晓华、李衡、张艳杰)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3-《保险科技与保险科学的范式革命》(郁佳敏)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4-《企业年金扩面与集合计划创新研究》(姜岩、杜秋萱、叶菁菁、袁鹏宇)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5-《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绿色保险的范式转换与实现路径》(李华)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6-《如何提升气候风险管理中保险的作用?——基于英国洪水保险制度的案例分析》(任再萍、施楠、张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