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变迁,使日本家庭的保险需求经历了从死亡风险、长寿风险到健康医疗支出的结构转变,保险公司产品端的结构也因之而变。泡沫经济破灭后,寿险公司在负债端和资产端同时调整,走出利差损危机,避免了交叉持股的风险传染。从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看,充足的偿付能力、审慎灵活的资产配置和对经营环境结构转变的敏感,是低利率环境下决定日本保险公司成败的关键。我国的寿险消费仍将在长期维持中高速增长,短期内的通胀预期下行进一步加大了寿险公司配置压力。寿险公司应将中等收入人群的医疗健康需求作为重点,积极压降负债成本,通过分析研判配置调整时点、扩大境外投资等手段拉长配置纵深。
[关键词]日本寿险行业;医疗健康险;超长国债;资产配置
[作者简介]白雪石,高级经济师,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境外投资部部门负责人,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郭亮,经济学博士,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境外投资部研究员;孙恺健,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境外投资部高级投资经理。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1-《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经验与启示:问题根源、解决方案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何剑钢)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2-《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欧日的通缩与政策应对》(邱晓华、李衡、张艳杰)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3-《保险科技与保险科学的范式革命》(郁佳敏)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4-《企业年金扩面与集合计划创新研究》(姜岩、杜秋萱、叶菁菁、袁鹏宇)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5-《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绿色保险的范式转换与实现路径》(李华)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206-《如何提升气候风险管理中保险的作用?——基于英国洪水保险制度的案例分析》(任再萍、施楠、张佳奇)